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第六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预通知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0-04-15  阅读数:1319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部门公文

                  创新创业中心〔20205号                                                


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持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充分发挥学院内外科技资源及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遵照“早行动、早组织、早培育、早选拔、早打磨”原则,学院决定开展2020年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征集、选拔、推荐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事简介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今年(第六届)开始更名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联合多个部委共同主办。大赛曾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回信,由李克强总理倡议发起,分管副总理每年出席总决赛。经过连续五届的举办,大赛在热度、温度、深度、广度、力度、高度、效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已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双创顶级盛会和全国最高规格的学科竞赛。

二、参赛赛道及项目类型

大赛实行校赛、区赛和国赛三级赛制,学院可参与赛道为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个赛道,请各参赛项目根据项目情况及赛道规则选择赛道参赛。

(一)高教主赛道

根据2019年第五届大赛的组织方案,报名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分为公益组、商业组。

各赛道参赛要求、参赛组别和对象规则可参考《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具体要求以正式通知为准。

三、参赛项目要求

(一) 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相关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鼓励“师生同创”项目参赛,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学生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参赛,项目负责人所在为归属。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必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参赛项目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赛程安排

(一)宣传动员及报名(415-430日)

1.宣传动员:广泛动员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校友积极参赛,并且为学生参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1)深度挖掘学院师生已有科技成果、创业项目及与革命精神传承、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相关的公益类项目,重点围绕具有较强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市场应用价值的项目或企业、具有较强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公益创业类项目,组建参赛团队。鼓励教师以自己的科技成果(专利)带领学生共同参赛

2)全面梳理2017-2019年立项的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项目,鼓励项目负责人从社会需求中凝练项目,挖掘具有竞争力和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参赛。

3)广泛发动各方力量,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本学院毕业五年内(2015年及之后毕业)的创业校友资源(包括回乡从事农业创业的校友),进行参赛动员。

2.报名方式:本届大赛统一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

国赛平台报名:参赛团队可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网上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三)举办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系列在线培训(415-55)

(四)组织优秀获奖教师座谈和项目复盘,学院第五届荣获全国总决赛铜奖的师生构成。(55-515)

(五)组织卓越训练营全面提升项目质量(515-530)

(六)“培育行动 大力挖掘“1+1+1”红旅项目,助推闽宁高校东西协作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开花结果。(45-620)

(七)“陪跑行动 有潜质的项目/团队,重点扶持,项目团队早入住创业孵化园,走向市场。

(八)项目选拔:学院将于620日前完成院级决赛(含网络评审初赛、复赛、决赛)

五、奖项设置

主赛道设金奖7个、银奖14个、铜奖21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3个、银奖6个、铜奖9个,总计奖项60项。另设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具人气奖各1个。优秀组织奖2个和优秀指导教师10名,获奖单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牌。

、工作要求

(一)各应成立由系主任书记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切实抓好大赛的宣传、动员、项目的征集项目培育工作。各安排一名大赛联络人,系联络人418日前加微信:xhb13519297969建立大赛工作群便于工作的开展。

(二)请各充分认识大赛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与时代意义,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动员师生参与热情,充分挖掘教师、在校生、毕业生中存在的创新创业项目和资源,以大赛为契机,积极推动教师科技成果转化和师生共创行动,鼓励更多师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各530完成项目征集工作,系及创新创业教研室拟参赛项目数量分布如下。

    部 门

主赛道

红旅赛道

合计

    备 注

文法外语系

90

40

130

全年级(1958)

工程与应用科学系

60

20

80

全年级(780)

计算机与应用科学系

70

30

100

一、二、四年级(1022)

经济与管理科学系

80

40

120

一、二、四年级(1489)

创新创业教研室

150

50

200

《创新创业基础》865

    合 计

430

170

630


)对于参赛的项目团队,学院将在各阶段组织开展培训指导,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区赛,区赛优秀项目推荐参加国赛。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培训指导方式、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本通知为预通知,正式通知在教育部发布第六届大赛文件后发布。

)大赛组委会联系人:

谢海波 电话:13519297969 微信:xhb13519297969





创新创业中心

 20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