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的最高目标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0-10-15 阅读数:22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宁夏考察侧记
3天时间,1200公里行程。午饭往往拖到下午2点左右,晚餐要在晚8点才能吃到。他这样概括自己的宁夏行:“一路上一直都在瞪大眼睛看宁夏。”
多少惦念和祝福寄托在这朴素的表达里!
9月5日至8日,在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大决策部署的热潮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来到宁夏。在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自治区主席王正伟陪同下,他深入中卫、固原、吴忠、银川等地,就如何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加快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生活,不断夯实社会和谐稳定根基,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
8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汇报会上,他说:“我上次来是2004年,6年时间,宁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几天,我一直处在兴奋之中,倍受鼓舞。”
他说:“我的感觉是,西部大开发这10年来,宁夏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宁夏通过加强生态治理、发展特色产业、开发优势资源,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先从中部、南部最穷的地方看起”,这是周永康为自己的宁夏之行画定的路线图。
5日下午5时16分,周永康乘坐的专机抵达中卫香山机场。没有休息,就换乘中巴车前往中卫市沙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考察。
中卫市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2008年以来,该市探索发展沙漠设施农业,两年间平沙整地2万亩,建设了1200座日光温棚。这些日光温棚不仅锁住了肆虐的黄沙,每个温棚还可以带来万元收益。
走进一座座温润的日光温棚,在黄的花、绿的叶之间穿行,周永康认真地问成本,细致地算收益,算出了一脸欣慰的笑。
周永康指出,这是变害为宝,变劣势为优势的好做法,要着眼市场延伸产业链,努力取得持久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在接下来的考察中,周永康读到了更多感动。
6日一早,中巴车驶向中卫市南部的香山地区,沿山绵延百余公里的缓坡地上,到处是连片的压砂田,从砂石缝中长出来的西瓜绿得令人心醉。
在沙坡头区常乐镇罗泉村孙寨硒砂瓜种植基地,周永康大步走进田里。
76岁的瓜农崔文远眼睛已经有些老花了,迎面走过来的那个人一时也没有认清楚,但他仍然兴冲冲地迎到跟前去。
崔文远的手很快被周永康亲热地挽住了。怎么利用山坡荒漠地压砂种瓜、怎么保墒、瓜农收益如何,周永康拉着老人的手,一连问了几个问题。簇拥过来的群众七嘴八舌地告诉周永康,从2004年起,中卫市大力发展硒砂瓜产业,如今,已经把市场拓展到了全国。过去全村每户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种瓜以后能达到上万元。
周永康和当地群众边聊边走进瓜田深处,看着满地的西瓜着实喜人,他亲手摘了一个饱满的西瓜,快慰地抱在怀里,掂着重量,连声称好。崔文远和乡亲们也麻利地摘了1个30多斤重的大西瓜,抱到周永康跟前,托周永康把西瓜捎给胡锦涛总书记,把中卫人的感念和问候带到北京去。
周永康嘱咐当地干部,一定要把这个富民的特色产业做大做优。
7日下午,周永康还考察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情况和神华宁煤集团煤基烯烃项目。他说,宁东基地展示了一个新型工业和现代园区的前景。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化成电、转化成化工产品,再通过今后五到十年的努力,再造一个宁夏的工业基础。对此,我也感到振奋。 要用3到5年时间,把不宜居地方的群众基本搬迁出来,要把这件事漂漂亮亮地完成,砸锅卖铁也要把这件事情办到底
坐落在高山深壑里的中卫市沙坡头区蒿川乡韩套村,十年九旱。在这个缺水的村庄,村民饮水要从15公里外买,每方水要80元钱。
6日上午,周永康换乘越野车,蜿蜒120多公里,来到乡亲们中间。
闻讯赶来的村民早早等在村口翘首而望,车还没停稳,就层层聚拢过来。周永康与村民一一握手,相伴着走进村子。走进马汉强家里,周永康和马汉强聊起了家里的生计,询问孩子上学问题,还把吃水这件山里人的头等大事问了一遍又一遍。问完了,还不放心似的,周永康又走到水窖跟前,亲自打了一桶水,认真地查看水质。在村民马尚义家的小院里,周永康与村民团团围坐,共同规划着未来。他对大家说,在这个地方苦熬是没有出路的,要根本改变贫困面貌,就是向宜居的地方迁移,希望大家转变观念,同党和政府一起做好移民搬迁工作,祝愿乡亲们早日过上好日子。
韩套村是团结村的过去,团结村是韩套村的明天。固原市原州区团结村是一个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的生态移民村,共安置地质灾害危险点和偏远山区困难群众503户。周永康走进村民马勇家里,向他了解住进新房花费了多少、享受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有多少、一年收入有多少,并一一查看牛圈、沼气灶和自来水。看到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周永康十分高兴。
周永康说,对贫困的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宁夏已经实施了一系列包括移民在内的扶贫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要用3到5年时间把不宜居地方的群众基本搬迁出来,要把这件事漂漂亮亮地完成,砸锅卖铁也要把这件事情办到底。现在迁出来的问题不大了,那些地方的老百姓都很想出来,不愿意苦熬了。首先要解决他们迁出来的安居问题,再逐步解决他们的乐业问题,要让苦甲天下的老百姓不再苦甲,过上一般老百姓的富裕生活,吃穿不愁,能喝上干净的水,住得暖乎乎的。我们共产党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最高目标。
7日上午,周永康来到同心县河西镇建新村灾后重建工地,考察受灾群众安置情况。
8月中旬,建新村遭受山洪袭击,因预警及时、抢险有力,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并得到妥善安置,周永康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洪灾中,1000多群众一个人都没有伤亡,而且两天以后就规划建设新村,两个月就要封顶,入冬前就要进屋。可以看出,从自治区党委、政府到基层乡镇、基层党支部,运作是高效的。我们的干部心里是始终装着老百姓的。
周永康和拥到身边的群众一起,走进建设中的一座座新屋,详细查看规划建设情况。屋里规划卫生间没有?自来水通没通到屋里?周永康把新居的建设考虑到细节。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很高兴,嘱咐道:“要高标准高质量地规划建设,能一步到位的决不分两步,一步不能到位的也要留出发展空间,让受灾群众逐步住上舒适现代的新居。”
维护社会稳定关键是要解决好民生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社会和谐安宁事关群众根本利益,也令周永康时刻牵心。几天来,周永康先后来到固原市泾源县六盘山镇派出所、原州区靖朔门社区,吴忠市信访局,灵武市宁东镇综合治理中心和银川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和政法干警,了解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管理等情况。
在六盘山镇派出所,周永康见面就给年轻的所长出了一道考试题,他问:“三项重点工作是什么?”“一是社会矛盾化解,二是社会管理创新,三是公正廉洁执法。”回答如此准确,周永康非常欣慰。他说,这三项重点工作是全党、全国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责任,要全力推进。
在灵武市宁东镇综合治理中心的考察中,有一个细节带给人们久久地感动。周永康走进灵武市司法局宁东法律服务所的时候,工作人员正在协调某企业为务工人员肖云树发放10万元拖欠工资。周永康亲眼看着肖云树把工资拿到手,才宽慰地离开。
周永康在考察中反复强调,要关心困难群众、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和生活,解决好民生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周永康的宁夏行,是考察,更是研究和思考。
他指出,宁夏未来十年要在两个资源上大做文章。一个是煤炭资源。要以建设宁东工业园区为重点、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沿黄城市带建设,全力推进宁夏的新型工业化、现代城镇化,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塞上江南”。二是水资源。水资源既是富宁夏又是贫宁夏。在今后10年,制约宁夏发展的,可能水是最大的因素。我们人人都要做水的文章,大学习也要讨论水的问题。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通过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使每一方水都能发挥最好的效益。周永康鼓励宁夏干部群众通过开展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进一步规划好今后西部大开发的10年,规划好600多万老百姓的生活。大学习既要出思想成果,又要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成果,还要动员全区600多万群众行动起来,出行动,出措施成果,努力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让全区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