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要闻

学院召开“明德大讲堂”暨2025年第4次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发布者: admin-xww2   发布时间:2025-04-10  阅读数:0

【团委 张蕾/文 党委工作部 唐杰/图】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4月9日下午,学院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召开“明德大讲堂”暨2025年第4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邀请宁夏作家、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杨占武作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讲座。会议由党委书记、政府督导员周永伟主持。

6T5A9062_副本.jpg

6T5A9143_副本.jpg

讲座中,杨占武以“散文写作:地方知识的文学表达”为题,立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结合其散文集《牧马清水河》的创作实践,从“思想”、“情感”、“写法”、“语言”四个方面,阐明在散文创作中如何将地方性知识转化为有感染力的文学文本。

他强调,散文不光是一种表达性情的文字,而应具备开阔的视野、深刻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价值立场。在他看来,优秀的散文应当浸润着深沉的情感,或怀悲天悯人之心,或众生平等之念,尊重和理解脚下的每一片土地,用真诚的笔触展现对生活的体悟和理解。在创作方法上,他提倡“亦文亦史”的写作路径,注重沟通古今,采用直接而有力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上,他特别注重表达的准确性,主张恰当使用专业术语、方言等元素,文字应当既简明扼要,又兼具庄谐并重的趣味性。

在讲座的尾声,杨占武围绕“阅读”和“坚守”,与在场师生分享了几点感悟:其一,读书是最划算的一件事;其二,读经典训练思维;其三,摈弃知识的碎片化。为师生坚守阅读提供了真诚建议和有效途径。

6T5A9185_副本.jpg

周永伟在主持时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凝聚了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智慧与实践经验。深刻认识和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我们做好文化育人工作,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义深远。他指出,“明德大讲堂”首场讲座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讲堂的开设,是构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及主流文化塑造的创新实践,也是着眼未来发展,培养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大讲堂立足“提升青年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这一核心目标,通过推出高质量、通识性、多样化的学术讲座,搭建青年学子与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社会贤达对话交流的平台,促进智慧碰撞、思想融合、价值引领,激励青年学子勤学善思、主动求索,传承胸怀家国的优良传统,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引导青年学子成为时代精神的践行者、文化传承的接力者和文明风尚的传播者。

他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凝聚思想共识,担负文化育人使命。全院上下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两个结合”和“七个着力”,充分发挥文化铸魂育人、启智润心作用,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提升文化建设水平,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育人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二是要强化责任担当,深耕文化育人沃土。全体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懂弄通、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文素养。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贯彻“大思政课”教学理念,扎实做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三进”工作。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软作用,找准情感的契合点,打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化育人生态。三是要汲取文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自强。青年学子要自觉成为文化自信的践行者,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积淀,夯实理论功底,提升文化品格,坚定理想信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找到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文化传承的结合点,积极探索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路径,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文化担当。

6T5A9073.JPG

学院党政领导、中层干部、各系师生代表500余人参加学习。

责任编辑:贺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