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教师座谈会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教研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教师座谈会
-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各专业顺利完成2025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师生座谈会
- 信息安全专业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师生座谈会
-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举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第四次公开课活动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观摩课活动
-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举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第三次公开课活动暨计算机教研室观摩课活动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师生座谈会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邀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王海燕教授做学术报告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06-18 阅读数:293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 吴继军 文/图】2019年6月14日下午14点30分,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在中心区教学楼212微格教室,邀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王海燕教授做关于“Prediction of $PM_{2.5}$ in China using Linear Algebra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为题的学术报告。
为了提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数学重点学科的建设,本次讲座特邀请王海燕教授做专题讲座,王海燕教授于1997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和计算机硕士学位,现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数学教授。长期从事应用数学、生物数学、网络信息扩散的建模、大数据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并主持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被国际同行引用超过4400多次,被邀请在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校作过超过140次报告,被100多个知名国际学术期刊邀请作为审稿人。
本次报告中王海燕教授围绕线性代数和偏微分方程在环境污染中的应用,就PM_{2.5}的传播趋势预测做了细致讲解,报告将网络理论、数据挖掘、矩阵和偏微分方程模型结合起来,预测了中国城市网络上PM 2.5的传输模式。讲解中,她提出了一个新的系统去收集与PM 2.5相关的推特数据,使用微分方程模型来描述在推特上空间和时间维度的PM 2.5相关信息的扩散。研究显示,该系统可以用来实时监测PM 2.5的传播趋势。讲座结束后,王海燕教授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给与了认真而有针对性的解答,赢得了全体教师的阵阵掌声。
王海燕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紧跟国际前沿的研究热点,根据自己的科研经验,获得了有趣的科研发现,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培养指导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