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法动态

走进文学发生地,我与作家面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活动圆满举办

  

发布者: admin-wfwyx1   发布时间:2024-06-19  阅读数:0

【文法外语系 郭秀秀/文  马玉宝 马乐/图】为深度发掘蕴含在《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中的“道德情操、审美理想、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四大思政元素,以感悟、渗透、体验等有温度的方式实现育人目标,使学生拥有以文化人的精神追求。6月14日,由汉语言文学专业专职教师郭秀秀老师带队,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共计19名学生来到位于吴忠市利通区的“文学吴忠创意中心”(张学东文学工作室)开展课程实践活动。

图片1

课前,宁夏作协副主席、宁夏文坛“新三棵树”之一的张学东带领师生们参观了文学吴忠创意中心,为大家讲述文学之路上的故事,让学生们亲身抵达文学的现场,触摸文学的脉络、感受文学的魅力。

课堂上,郭秀秀老师以“‘向善去恶’的生命启示——从艺术角度解读《西北往事三部曲》”为主题展开教学,从小说艺术角度、语言特色、思想深度、现实意义等多个方面,对张学东新作《西北往事三部曲》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与评价,郭秀秀老师说:“作家笔下的西北环境、西北经验非常典型,小说中的人物活动空间,主要是北方城镇或村庄,呈现出明确的西北地域文化特征。故事通过重返‘历史’来讲述苦难的故事,在历史的阴影中思考人性的走向,探寻人性的光芒。包含了坚硬的生存质感。”

图片3

学生分别就作品的创作过程、思想内容等方面,与本书作者张学东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故事的情节如同一股暗流,缓缓地将我卷入其中,让我随着人物的命运起伏而心情跌宕。我看到了大时代背景下个体的无奈与抗争,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美好。那些西北的风俗人情、文化特色,透过文字如实地展现在眼前,让我对那片土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孙佳男说。“卷一《家犬往事》的故事讲述角视角就像一把钥匙,让我对整个三卷本的“史诗”气度产生强烈好奇与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索后面的情节,去更深入地领略祖国西北大地上的人生百态。它蕴含着对历史发展进程、对人性、对文化的深刻思考,让我收获颇丰。”学生王瑞说。

图片2

此次活动是本年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又一次全新尝试。学生通过在文学现场与作家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拉近了与当代文学的距离。同时,通过对具有多元化表达、浓厚家国情怀的本土文学资源的研究与对话,在教学中贯穿探究式教学法,促进了学生专业素养认知水平和运用理论阐释现实能力的双向提升,实现了课内与课外“文本—理论—实践”的有机融合与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