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动态
【新闻新生力如何C位出道】申亮:从校园笔端到媒体前沿
发布者: admin-wfwyx1 发布时间:2025-03-26 阅读数:0
3月26日,新闻传媒系创新实践课堂形式,特邀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电视新闻编辑部新媒体总监、银川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申亮走进校园,开展“新闻新生力如何C位出道”新闻大讲堂。本次活动通过业界专家与高校师生的深度对话,搭建互动平台,为传媒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在媒体行业加速变革的今天,如何让年轻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申亮以自身经历出发,为现场的同学们指明了一条“破局之道”——既要扎根实践、脚踏实地,又需打破常规、跨界融合,更需坚守理想主义的初心。
创新并非凭空臆想,而是基于对既有规范的深入理解。随着哪吒角色形象的火爆,创新作品不在于简单地复制哪吒的形象,而在于如何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融入宣传需求中,要有先“遵循规则”,再“超越规则”的创新意识,注重内容核心和吸引力,将这些宏大主题转化为有趣的内容,让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广大观众愿意观看并接受。
面对部分实习生轻视基础工作的浮躁心态,申亮直言:“所有大咖都从‘跑龙套’起步。”他回忆曾有摄影专业实习生沉迷展示构图创意,却因逃避采访、出镜等基础任务被淘汰。扎扎实实的付出,才是职业晋升的通行证。他以芒果TV主持人汪涵为例,强调即便台前光鲜,幕后积累的扎实功底才是核心竞争力。
在融媒体时代,单一技能已成“易替代品”。申亮指出,媒体人需构建“技术+人文+运营”的复合能力矩阵:既要精通采编、写作、拍摄,也要具备商业策划与舆情洞察。他以银川媒体借势《黑神话:悟空》流量为例,展现本土化叙事智慧。这种“热点借势+本地化联结”的能力,正是新媒体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尽管行业面临转型阵痛——工作强度高、职业风险大,申亮仍呼唤新闻理想主义的回归。他坦言,自己选择新闻专业是源于对“调查记者如侠客仗义执言”的向往,而央视记者暗访揭露真相的案例,印证了理想主义在当下仍具现实意义。“没有对职业的热爱,任务只会沦为苦役;唯有心怀信念,才能在荆棘中走出自己的路。”
如何成为媒体需要的大学生?申亮为新闻新人勾勒出成长路径——以扎实实践磨砺技能,在规则框架内突破创新,用跨界思维整合资源,更要让理想主义成为职业航标。在这个人人皆可发声的时代,唯有兼具“硬实力”与“软情怀”的新生代,方能真正实现从“职场菜鸟”到“行业主角”的逆袭。
讲座结束,同学们举手提问交流互动,提出了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思考,申亮耐心地为同学们一一解答。“我感受到当下媒体机构对于年轻的媒体人有了更新的要求,不再只拘泥于采编播发,而是要以一个更全面的方式来选拔人才,需要的是更能创新和思考的新闻人,而作为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去思考今后所从业的方向。”2023级新闻学专业学生周雅说道。
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新闻学子对新闻内容生产创新思路的认知,更通过真实案例分享,推动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在智媒时代浪潮下,这种"行业洞察+地域叙事+技术赋能"的三维育人实践,正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人才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