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动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研室召开期中教学研讨会 ——创新机制助推课程质量提升
发布者: admin-wfwyx1 发布时间:2025-04-25 阅读数:0
【文法外语系 王文达/图文】为深化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4月25日上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研室全体成员于中心区303教室召开专题教研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王文达主持,全体教师围绕教学创新、考核优化及队伍建设展开深度研讨。
创新教学研讨 深化课程内涵
教研会以张蓉教师分享的情绪主题教学活动设计开篇。该案例以创意互动形式引发与会者热烈研讨,为课程实践提供新思路。以此为切入点,王文达主任带领团队系统梳理情绪管理教学逻辑,构建"认知-调节-应对"三维教学框架:从情绪本质解析延伸至科学调节方法,重点剖析激素调节原理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如通过内啡肽分泌机制阐释运动疗法的科学依据,实现生理机制与心理干预的有机融合。
针对教学环节优化,教师团队提出多项改进建议:在情绪识别模块增设微表情辨识训练,在表达环节开发场景化指导方案,有效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活动盲区。会议确立"双师展示"常态化教研机制,每期邀请两位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示范,促进教学经验共享与专业能力提升。
考核改革复盘 完善评价体系
教研室对三次考核方式迭代成效进行专项研讨。祁国庆教师通过量化数据分析显示,过程性评价改革显著提升学生知识内化率与学习投入度;杨琨教师结合学生反馈,提出优化评价维度、强化能力导向的改进建议。经充分讨论,团队明确后续将重点完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衔接机制,构建更精准的成长追踪体系。
严把师资入口 优化队伍结构
当日午间,教研室组织开展新教师招聘试讲评审。四位应聘者分别展示心理健康课程不同模块教学能力,呈现案例教学、互动课堂、多媒体融合等多样化教学风格。评审组从教学逻辑、课堂掌控、教育技术应用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并开展面对面指导,为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
此次教研会通过多维度的研讨创新,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明确改进方向。教研室将持续完善教学体系,以更科学的教学设计、更精准的评价机制、更专业的师资队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