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动态
春风词笔·英诗漫谈——英语专业《英语文学导论》课程实践活动圆满举办
发布者: admin-wfwyx1 发布时间:2025-04-27 阅读数:0
【文法外语系 龚娜/文 邓勋灿 李乐琪/图】为强化学生对《英语文学导论》课程中英国浪漫主义诗学、文本分析等理论知识的场景化应用,全面锻炼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并进一步将生态文明理念、人文主义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文学实践,4月27日,由英语专业专职教师龚娜老师带队,2022级英语专业共计56名学生分两批来到了学校附近的八一公园开展了以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朗诵和交流的课程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龚娜老师巧妙设计“浪漫意象感知”破冰环节——通过生态意象词汇接龙激活学生自然语料库,并借助彩虹卡盲抽分享实现从语言表达到文本共情的感知调动。该设计精准对接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自然即灵性”的核心理念,使学生在游戏化场景中完成从词汇积累到诗意联想的认知迁移。
接着,在简明解析英语诗歌朗诵的语音美学规范(如音步调控、情感投射梯度)后,龚娜老师以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为理论框架,启动“场景感知—文本展演—机制建构”三阶实训模型。学生以4-6人小组为单位,在湖畔、林荫、草坪等生态点位开展沉浸式诵读训练,通过捕捉蝉鸣、流水等环境音设计声景层次,运用落叶标本、手抄诗集等道具拓展诗歌意象的多维诠释;然后学生自行选择展演空间,各组以5-8分钟创意朗诵(含肢体剧场、多语部轮诵等)呈现所选的英语诗歌(如:乔治·戈登·拜伦的《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威廉·布莱克的《天真的预言》、华兹华斯的《我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等),同学们从服装的搭配,道具的选用,场景的切换,队形的转换,甚至是美声唱法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最后采用小组互投选出最具表现力小组并颁发奖品,龚娜老师还就各组的表现进行了细致点评和总结。
此次春日诗会实践活动将课堂理论转化为沉浸式实践,引导学生借助自然场景的视觉、听觉与情感共鸣,深度解析诗歌的意象、韵律及生态哲思,同时锻炼英语语音表现力与跨文化审美感知,最终实现“以声传情、以景悟诗”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文本的主动探索与创造性诠释。